2月28日,驻多米尼克大使储茂明在多主流媒体《纪事报》发表署名文章《共筑繁荣之路:中国与多米尼克“一带一路”合作的生动实践》,向多各界宣介“一带一路”倡议。
全文译文如下: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刚抵达多米尼克不久的第七批医疗队专家在岛上度过首个春节假期后,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临床工作中。几周前,队长邓楠医生用短短20分钟成功救治了一名肾外伤致严重肾积水患者,为其解除病痛,赢得多方赞誉。年轻的宋莉医生则凭借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精准操作,成功为患者实施了睑板裂伤缝合联合睑缘成形手术。这两个案例,不仅彰显了中国医疗队的精湛医术和无私奉献,更是中多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携手合作、共谋发展的生动写照。
今年是中国派遣援外医疗队62周年,也是派遣援多米尼克医疗队17周年。17年来,先后有40名医疗队专家来多支援,以高尚医德和高超医术救死扶伤,与当地医生精诚合作,不仅提供了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实现了多项医疗领域“零”突破,还通过学术讲座、临床教学等方式“授人以渔”,有利提升了多医疗能力建设,受到当地民众热烈欢迎与医疗同行高度肯定。“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多在医疗领域的合作加强了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和互信,为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医疗卫生领域合作只是中多“一带一路”合作的一个缩影。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2018年,中多正式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各领域合作驶入“快车道”,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国际机场、飓风灾后六所学校建设等项目扎实推进,援多医疗队、农业技术专家组深入基层,有效提升多医疗服务与农业水平,孔子课堂揭牌运营,着力培养中多友好使者,游乐园、阿拉瓦克剧场修复等“小而美”惠民生项目遍地开花,一批批多留学生以及各界人士赴华深造、参访及培训,多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百姓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在此基础上,斯凯里特总理去年在两国建交二十周年之际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两国共同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同意进一步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中多务实合作前景光明,潜力无限。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二周年。十二年来,共计150多个国际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合作文件,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多项标志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运,贸易合作量增质升,绿色发展稳步推进,民心相通成效显著,科技创新合作不断深化,“一带一路”倡议已从蓝图变为现实,从理念转化为行动,成为全球广泛参与的国际合作平台,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少数西方国家始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一带一路”倡议,唱衰“一带一路”建设,指责中国制造“债务陷阱”,以“援助”之名隐“地缘政治野心”,或是批评“一带一路”项目不具备经济可持续性,破坏环境、滋生腐败,这完全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恶意曲解。事实上,“一带一路”倡议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致力于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增强沿线国家自主“造血”功能,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积极遵守《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实践证明,“一带一路”项目不仅为参与国带来了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进步和就业机会,还增强了其自主发展能力,为全球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多虽相隔万里,但两国人民间的合作与友谊却跨越重洋,日益紧密。展望未来,我相信,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两国将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断拓展合作深度和广度,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利益。我期待着中多友谊之树在“一带一路”的沃土上茁壮成长,结出累累硕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力量。